2024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凌晨,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(INC-5)在韩国釜山召开。共有来自178个成员国的1400余名谈判代表,以及来自政府间组织、联合国机构、非政府组织以及媒体的2300余名代表参会。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率领由生态环境部、外交部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、商务部等部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。
中方在闭幕会发言指出,中方怀着与各方共同推动达成文书的期待而来,努力就分歧提出解决方案,得到多方呼应。强调各国发展阶段、国情和能力不同,文书应尊重国家差异,体现公平与包容,全面考虑普遍接受性和实施效果。呼吁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履约提供资金、技术与能力建设支持,确保文书在全球层面有效实施。强调塑料污染全球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,呼吁各方为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的塑料污染国际文书继续共同努力。
INC-5闭幕大会现场
我院副院长么新、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员陆千红、葛愈丹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,围绕塑料制品管控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(EPR)、塑料替代等议题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提供了系统支撑,推动相关议题在INC-5会议期间取得了进展。
一是推动案文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相关表述取得显著进展。会议期间,我院参与了与欧盟谈判代表的双边会谈,积极交换EPR内涵和措施的立场观点。新主席案文相关表述未做任何批注,表明相关内容基本得到与会各方的原则认可,避免了对生产者责任的泛化,充分反映了我方立场关切。
二是提出塑料制品的管控应包含“管理、减少、禁限”等多种手段的合理建议。我们强调,公约应基于科学标准评估应受管控的塑料制品品类,平衡考虑各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的可能性,为我方进一步斡旋谈判争取了更多空间。
三是通过场外活动积极发声,倡导重构塑料循环经济链条。在INC-5官方系列边会上,我院强调塑料污染的有效治理需塑料制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、使用、废弃、回收、循环利用、处置等环节进行系统性规划,充分发挥政府、生产者、使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作用,该观点获得了多国代表认可,得到了美通社、中国环境报等媒体报道。
INC-5期间生态环境部郭芳副部长、中国代表团团长、副团长、部分代表团成员与我院参会人员合影
经过两年间五轮政府间磋商,各方在釜山会议上未能就塑料公约核心议题达成一致,关键决定将推迟至2025年的INC5.2续会继续讨论,重启谈判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待定。